全国游泳冠军赛|200米蝶泳摘金,12岁“小孩姐”还能制造多少惊喜?
全国游泳冠军赛|200米蝶泳摘金,12岁“小孩姐”还能制造多少惊喜?
全国游泳冠军赛|200米蝶泳摘金,12岁“小孩姐”还能制造多少惊喜?
随着林高远(gāoyuǎn)/林诗栋无缘男双四强,国乒(guópīng)50年来首次无缘男双奖牌。
国乒又输了,这次(zhècì)是在男双赛场。
北京时间5月22日晚,男双四分之一决赛,中国队组合林高远/林诗栋1比(bǐ)3不敌中国台北队的高承睿/林昀儒,无缘四强(sìqiáng)。
由于一天前梁靖崑/黄友政的输球,国乒创造(chuàngzào)了一个(yígè)颇为尴尬的纪录——这是国乒自1975年世乒赛以来,50年间首次(shǒucì)无缘世乒赛男双奖牌。
从开赛首日薛飞止步首轮,到赛程(sàichéng)中段双打均只剩“独苗”,再到如今男双创50年来最差战绩。若要说国乒这(zhè)艘大船此次出行与以往有何不同,那便是船舱内少了一块“压舱石(shí)”。
男队主教练王皓的压力显而易见(xiǎnéryìjiàn)。
包揽五金,常规(chángguī)操作?
出征多哈前,接受(jiēshòu)央视《体坛零距离》采访的马琳说了这样一番话:“我们的目标是不输外战(wàizhàn),每个人守住自己的这条线。”
而(ér)王皓的回答是(shì):“作为主教练第二次备战单项世乒赛,我感觉这可能是近十年或二十年最困难的一次。”
一个(yígè)是目标,一个是现实。毕竟,相比优势明显的女乒主力层,出征多哈的男队员身上,没有一人拥有“三大赛”冠军(guànjūn)头衔。
目标很美好,现实却很骨感——截至男双无缘领奖台(lǐngjiǎngtái),国乒(guópīng)一共输掉了7场(chǎng)比赛,无一例外全是外战,也就此错过了世乒赛包揽五金的计划。
事实上,国乒包揽世乒赛五金的成功率并不高(gāo)。过去六届赛事中,仅有三届赛事国乒包圆冠军(guànjūn)奖杯,且均为奥运会前一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未能包揽冠军的“翻车”项目(xiàngmù)均来自双打。
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,法尔克/卡尔松连胜(liánshèng)樊振东/王楚钦与(yǔ)梁靖崑/林高远。
2013年巴黎世乒赛,陈建安(jiànān)携手庄智渊(zhuāngzhìyuān)夺得男双冠军,金赫峰(jīnhèfēng)和金仲则摘得混双金牌。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,吉村真晴搭档石川佳纯,帮助日本时隔48年再次夺得混双金牌。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,法尔克(fǎěrkè)/卡尔松连胜樊振东/王楚钦与梁靖崑/林高远两对中国组合(zǔhé),让瑞典人时隔30年再次捧起“伊朗杯”。
这些与(yǔ)中国无缘(wúyuán)的金牌,国乒甚至大多都没能闯入决赛,如2013年混双决赛上演了(le)一场“朝韩对决”,2017年日本组合决赛战胜的是中国台北的郑怡静/陈建安,2021年休斯敦男双决赛,站在瑞典人面前(miànqián)的是韩国搭档张禹珍/林钟勋。
只是相比之下,本届世乒赛的国乒双打组合,出局得稍早(shāozǎo)一些,才造就了“50年来(niánlái)最差战绩”这样的尴尬。
梁靖崑/黄友政也没能在(zài)双打赛场走得更远。
组队思路跟不上“时代版本(bǎnběn)”
国乒为何(wèihé)会在世乒赛双打项目上屡屡翻车?原因始终绕不开(ràobùkāi)奥运战略。
自(zì)1988年首次亮相(liàngxiàng)汉城奥运会,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设男子单打、女子单打、男子双打和(hé)女子双打四个(sìgè)项目。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,团体项目才取代双打。从1988年到2008年期间,国乒在男女双打层面上,仅丢掉(diūdiào)过1989年和1991年两届世乒赛男双金牌,此后便开启了长期的统治。
从奥运会项目时期的统治地位到(dào)近十年来世乒赛的频繁(pínfán)丢金,与其说是国乒统治力下滑,不如说是国乒的战略倾斜了。
毕竟当混双(hùnshuāng)(hùnshuāng)项目尚未成为奥运项目时,为了实现“养狼计划”向世界推广乒乓球,国乒甚至还尝试过跨国组合,最终许昕搭档韩国球员梁夏银摘得2015年苏州世乒赛的混双冠军(guànjūn),林高远携手美国球员张安收获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混双铜牌,从而纪念(jìniàn)“乒乓外交”50周年(zhōunián)。
许昕搭档韩国球员梁夏银摘得2015年苏州世乒赛混双(hùnshuāng)冠军。
国乒在男女双打上(shàng)的(de)资源收缩,光是本届赛事的签位表便能窥见端倪——当国乒牢牢把持着赛会(sàihuì)男女单和混双(hùnshuāng)的头号种子身份,女双方面的赛会头号种子是日本搭档大藤沙月/横井咲樱,男双的赛会头号种子则是来自法国的勒布伦兄弟。
由于国乒奥运的(de)备战(bèizhàn)重心一直放在单打和混双上(shàng),团体项目中的双打组合(zǔhé)走的都是“大巧不工”的路数,即依靠单兵实力的厚度压制对手。至于这对组合是否在双打项目上具备绝对统治力,并非国乒的重点。
在双打重回奥运赛场(sàichǎng)的当下,相较于外协会长期(chángqī)稳定且风格互补的阵容搭配,国乒长期依赖“实力厚度”征战双打赛场的模式就显得有些跟不上“时代(shídài)版本”。
要知道,除了本届(běnjiè)世乒赛男双无缘(wúyuán)领奖台之外,一向以稳著称的(de)国乒女队,近年来也在女双赛场摔过跟头——杭州亚运会上,孙颖莎/王曼昱在1/4决赛中以1比3不敌日本组合(zǔhé)木原美悠/张本美和,随后陈梦/王艺迪在另一个半区以1比3不敌印度组合S·穆克(mùkè)吉/A·穆克吉,女双同样出现无缘大赛领奖台的尴尬。
目前的国乒需要马龙和(hé)樊振东这样的“压舱石”。
某种程度,国乒在本届世乒赛上也很难(nán)称得上“实力厚度”,毕竟一届(yījiè)世乒赛输掉7场外战,国乒的挣扎显而易见。
并且,本次世乒赛的男女双打阵容(zhènróng),都带有一丝阵容过渡的意味。
男双方面,小将(xiǎojiàng)黄友政初登世界舞台,林高远则在新(xīn)的奥运周期里逐渐隐身,当前的世界排名来到第16位,于是男双的两对搭档多少有点以老带新的意味。女双方面,蒯曼进步势头不俗,但依然缺乏大赛经验,陈幸同和钱(qián)天一虽然(suīrán)已是中生代,但并非奥运级别选手。
不是国乒不想排出以往那种“王炸组合”,实在是既要兼顾新人成长,也要衡量兼项带来的赛程压力,当下的国乒只掏(tāo)得出这样(zhèyàng)一副牌。
毕竟进入(jìnrù)新一轮奥运周期的王楚钦和孙颖莎,不再是“横冲直撞”的小将(xiǎojiàng),而是坐镇一方的领军人物,让二人像巴黎(bālí)奥运会那般身兼三项,体力与精力的考验都太过残酷。
需要注意的是,当国乒在本届世乒赛(shìpīngsài)双打赛场丢掉第一份“双保险”后,引发的是一串(yīchuàn)连锁反应(liánsuǒfǎnyìng)——国乒无缘男双领奖台当晚,王楚钦一度0比2落后高茨,直到中途申请更换球衣后才稳住局势完成逆转;孙颖莎面对申裕斌,如果不是第六局在对方手握4个局点的情况(qíngkuàng)下完成逆转,孙颖莎也将被拖入泥潭;而在一天前,王曼昱更是用(yòng)一场1小时7分钟的鏖战(áozhàn),才艰难地以4比1击败德国削球手韩莹。
当失利的氛围在国乒队内游走(yóuzǒu),每个人都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。
此时便能理解王皓出征前那句“二十年(èrshínián)内最难”的含义,“每一届世锦赛、奥运会,我们(wǒmen)都有(yǒu)卫冕冠军带着大家去打,但是这次确实不太一样,需要像王楚钦、林诗栋这样的年轻运动员扛旗。(国乒(guópīng))主力运动员都是经历三四次,甚至五次以上(yǐshàng)的世锦赛才最终夺冠,所以我们这次只能放手去拼。”
过去(guòqù)十年,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男乒赛场,国乒习惯了“老中青”的阵容结构。除了奥恰洛夫摘得2017年世界杯冠军(guànjūn),和刚刚拿到世界杯男单(nándān)冠军的雨果,所有的三大赛男单冠军均被马龙(mǎlóng)和樊振东瓜分。换句话说,作为(zuòwéi)过去十年国乒“硬仗”杀手锏,无论年轻球员表现如何,马龙和樊振东都能守住国乒的基本盘。
但(dàn)来到本届世乒赛,当国乒这艘大船失去最稳的两块“压舱石”,多少(duōshǎo)显得有些风雨飘摇。
对于当下的国乒,双打阵容适配度的问题(wèntí)只是技术层面,如何(rúhé)找到能定住球队军心的人更具战略层面的意义。在某个阶段,力争让樊振东这样的球员重回赛场,或许会(huì)是一种解决方案。
天才的培养不是种田文,割一茬(yīchá)长(zhǎng)一茬无穷尽也,需要球员的天赋、教练的栽培、赛事的洗礼,三者缺一不可。
多哈世乒赛男双(nánshuāng)的失利,可是视为国乒的一次挫折,也可以看作一次成长(chéngzhǎng)的机会。毕竟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是:这并不是奥运会的赛场。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(xīnwén)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